搜索

全网搜索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18  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 -- 版权所有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编号: 苏ICP备11029861号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南通

浏览移动端

因地制宜发展建筑节能科技
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面对日趋紧张的能源、外部气候多变和国际金融风暴等影响,面对地震频发、泥石流、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,面对气候多变和环境污染带来的精神压力,必须走出一条适于中国国情的建筑节能科技发展道路,因地制宜,协调发展。这是11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论坛上透出的信息。  据介绍,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,建筑能耗迅速增长,建筑能耗节约与再生能源利用已成为现代建筑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。近年

  面对日趋紧张的能源、外部气候多变和国际金融风暴等影响,面对地震频发、泥石流、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,面对气候多变和环境污染带来的精神压力,必须走出一条适于中国国情的建筑节能科技发展道路,因地制宜,协调发展。这是11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论坛上透出的信息。

  据介绍,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,建筑能耗迅速增长,建筑能耗节约与再生能源利用已成为现代建筑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。近年来,相关部委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多部节约能源方面的法律、条例、规范,有效提高了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。但是,我国的建筑节能总体进展缓慢,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。

  一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,尚未形成上下齐抓共管,全民积极行动的社会氛围;二是新建建筑多数尚未达到节能标准。据调查,按节能标准建设的房屋,全国2004年仅为20%,2003年升为71%,近30%未达标。今年,政府下达的建筑节能减排指标,有的地区完成的不够理想;三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举步维艰。产权多样、结构复杂、改造标准不一、改造费用难筹等诸多因素,使得改造工程进展缓慢。四是公共建筑耗电量过大,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是普通公建的4倍以上。五是供热采暖系统运行效率低,综合利用率仅为45~70%,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。六是缺乏有效的建筑节能激励措施,在补贴、金融、税收等方面激励政策很有限。七是我国9亿农民住房节能尚未进入议事日程,农民住宅一直沿用实心粘土砖为材料,其抗震性能较差,城乡一体抓抗震节能建筑任重道远。

  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,论坛提出,必须全面落实各项法律和相应的具体措施,加强依法管理,提高全民节能意识,加大建筑节能新技术、新产品的推广,确保建筑节能迈上新台阶。同时,发展智能控制技术,使建筑不再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,可以外部环境的变化,调整外围护结构,降低采暖或制冷能耗,成为智能化的节能建筑。

  该论坛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节能建筑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办,原科技部副部长、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会长韩德乾,德国汉斯·赛德尔基金会建筑节能专家尔迈尔等领导、专家作了精彩的演讲。